无删减版本的都市小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张富强,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张建华张富强。简要概述: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对家长是一种考验,甚至是一种修行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 感到力不从心甚至焦头烂额,原因是什么呢?有两点第一,家长对孩子心理生理的发展认知远远落后于孩子实际的心理生理发展状况第二,家长抓不住每个阶段教育孩子的核心任务,经常是牵不住牛鼻子,牵到了牛腿牛蹄子,被牛甩了很远,家长落得个出力不讨好的下场本文就每个阶段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核心任务,即每个阶段家长要牵的牛鼻子在哪里做一番...
农村,夜晚,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此时吃过晚饭,有的已经睡觉了,有的还在忙活着洗碗刷锅。
很静的夜,虽没有月亮,但如果不是太远,还是能够看清楚人的脸,分清谁是谁的。这时候一个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正在一口水井旁边忙活,只见她一会儿把孩子放在地上,收拾一个箩筐,箩筐底下放几块砖头,上面放一个小被子,她又把放到地上的那个孩子放到箩筐里。她原来是想把地上的孩子放到水井里溺死。
正在这个女人活忙的时候,一个老头儿走过来,他一看女人忙活的东西,立刻明白了她要干什么,他非常气愤,跑过来一把夺过箩筐,气愤地说"这孩子你要是不要,我来养!"从此这个孩子就生活在了爷爷家。爷爷给女孩起个好听的名字叫房龄。
困难的时刻非常难过,孩子饿得哇哇大哭,爷爷就用他那掉了几颗牙的嘴一口一口地给孩子嚼馍,然后再用手指头抹到孩子的嘴巴里。就这样孩子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女人为什么要把那个孩子溺死,那个老头儿又是她什么人?
原来女人要溺死的这个孩子是她自己亲生的,因为她已经接连生了四个女孩儿了,这个孩子一出生还是个女孩儿,孩子的爸爸非常想要一个儿子,爸爸一看还是个女儿,一句话也没有说,坐在一旁抽闷烟。女人就在孩子三天后来到了水井旁…,那个老头儿正是孩子的亲爷爷,他把孩子抱回家,准备自己养活她。
孩子是活下来了,可她以后的生活更是卑微。由于父母的重男轻女思想,他们一心想再要一个男孩儿,于是第六胎宝贵的弟弟终于降生了。在这个家庭里,上面的五个女娃得到的父母的关爱加在一块儿也没有这个小弟弟得到的关爱多。
五个姐姐从来没有尝过奶粉是什么滋味,而弟弟却能够喝个水饱。当然了,好吃的,好玩的,都是紧着弟弟用,她们也不愿去和弟弟争,因为她们都想当个好姐姐。
到了上学的年龄,三个姐姐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一般化,唯独这房龄的学习成绩是岀奇的优秀,用老百姓的话说读书就像喝书。她不仅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反应特机敏灵活,还善于反思总结。三个姐姐勉强上到初中毕业都辍学不干了,岀去打工挣钱了,而房龄在初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的宏志班。
以父母的意见,让房龄也辍学,也像她姐姐那样打工挣钱,可房龄坚决不同意,她要读书。后来在爷爷的支持下,父母才勉强同意让她去读高中。在高中,她非常珍惜自己学习机会的不易,学习上加倍努力刻苦,再加上她的聪明,成绩当然更加优秀。
三年的高中转眼就过去了,后来她参加了高考,高考中她发挥超常,考岀了总分653的好成绩,成绩占全县前五,被上海的复旦大学录取。8月25号,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她家。
房龄高兴地拿着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首先向爷爷报喜"爷爷!爷爷!你看这是什么?"
"什么呀?看把你高兴的。"
"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爷爷,我考上复旦大学了!"房龄兴奋得脸色通红。
"复旦大学,好家伙!那可是全国著名高校哇!"孙女考上复旦大学,爷爷当然高兴,可这高兴背后还隐藏着一丝不安。
因为他知道,房龄的父母这回肯定是不会再让她去上大学的,这个录取通知对房龄来说是猫咬碎泡——瞎喜欢。当然他会尽自己的全力来帮房龄说服父母,让她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的。她就和爷爷商量着怎样说服父母,让他们同意供养自己上完大学,可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岀个所以然来。
"一个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干啥?书能帮你做饭?书能帮你洗衣服?书能帮你做家务?"在妈的心里,女人就是家里的人,读那么多的书,一点儿用都没有。
"人家居里夫人还当科学家哩,你咋光想着让我做家庭主妇哩。"房龄一点儿也不服气。
"你就是嘴说破天,我也不能再让你浪费钱读书了,赶紧给我挣钱去,供应你弟弟好好读书。"妈的决心好像非常坚决。
"妈,我考上的可是复旦大学,那可是全国有名的高校,如果不上,你就不觉得可惜?"房龄手里晃了晃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狗屁的有名高校,不要钱?"妈妈上前夺过房龄手里的通知书,“叫你上!叫你上!"嘶啦嘶啦撕个粉碎。
房龄见妈妈如此不讲理,又把通知书也撕了,气得一个月也没有和她说一句话。房龄虽不说话,但她在心里一直盘算着怎样才能去上复旦上学。
后来,她向读高中时的班主任打听,问"老师,这上大学能不能边打工边上学呀?"
班主任说"我有个亲戚,就在复旦大学的学生食堂里工作,我可以和亲戚商量一下,让他给你在学生食堂找份工作,你等着我马上给这个亲戚打电话。"
班主任当即打电话和那个亲戚进行了联系,向亲戚说明了房龄的情况,亲戚回话愿意帮忙。这就给了她极大的希望。
上学能打工,她就可以骗父母说,自己上学是打工去了。现在剩下的就是学校要的这四千块钱的学费了,爷爷告诉她,他手里只有一千块钱,再给她拼点儿也超不过两千块,还有两千块上哪儿弄去?离开学没有几天了,房龄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这时候,他村里的一位老人去世了,爷爷对房龄说,有希望了。有什么希望呢?原来那位去世的老人还没有棺材,爷爷就和老人的家人们说好了,让老人先用爷爷的寿材,老人的家人也答应了给他两千块钱作为棺材钱,就这样,爷爷把自己的寿材偷偷地给卖了,房龄感动得跪在爷爷跟前说"爷爷,你放心,将来我养你!"
开学了,房龄对爸妈说,她要去上海打工,让父母给她拿点盘缠去打工。于是父母给她拿500块钱的路费,坐上了去上海的大巴车。房龄的父母还真的以为房龄去上海是去打工去了呢。
一到上海,她直奔复旦大学,在新生接待站,因为她没有通知书,她向有关人员说明了自己的情况,有关人员立即向校方反映,查证后,她顺利地入了学。
忙完入学的各种事宜,她又和自己班主任的亲戚取得了联系,见着这个班主任的亲戚,她把自己的现时窘境给他说了,这个班主任的亲戚非常同情她,决心帮她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她说定她在学生开饭时过来帮助卖三顿饭,共三个小时,其他时间不耽误她的学习,每月付她一千五百元的工资。听了这个班主任亲戚的吩咐,她真是感动极了,心想,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呀!
在大学里,她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每日三餐,开饭前半小时她准时来到餐厅给老板卖饭,从没有缺过席,老板也准时地将工资发给她。她自己挣的钱80%都用来买学习资料。
大学四年,她只回家了两次,看了看爷爷就回来了。家里,她只挂念爷爷,其他的人都不值得她挂念。寒暑假她打工挣学费,平时她就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活得挺充实的。
后来,房龄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她的天资聪明,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了。由于她的优秀,她被校方提名留校发展,几年以后她被复旦大学聘为教授,成为她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参加工作以后,房龄就回家把爷爷接来了,可爷爷在农村住惯了,在上海住还不到一个月就嚷嚷着叫房龄把他送回老家去,没有办法,房龄只好把父母也接来(因为这时候几个姐姐们和弟弟都已经成家立业),这样一家人都在一起,爷爷才算不闹着回家了。
爷爷在上海住有二三年的时间,非要回家不可,房龄没办法就把爷爷送回了老家,因为爷爷年龄大了,身边少不了人来照顾他,父母也就和爷爷一起回去了。
爷爷回去不到两个月就去世了,房龄回去趴在爷爷的棂前哭得死去活来,她实在是舍不了爷爷呀,房龄回想起自己这一生,如果要是没有爷爷,别说现在的成绩和地位就是连命都可能没有了,如今爷爷去世,她怎能不感到伤心呢?
死了的人走了就走了,可活着的人再思念再不舍可还得继续活下去,房龄用自己的钱把爷爷厚葬以后又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了。村里的人也都夸房龄的行为是知恩图报,都说房龄的爷爷这辈子也值了,老了老了,大城市也去了,幸福的生活也享受了,最后还得到孙女的厚葬,真是花多少钱也买不了这样的好事儿呀。
做人就该是一个懂得报恩的人,不知报恩不去报恩,那他肯定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